當孩子踏上中學階段,正值由兒童步向成人的過程。父母除了感到欣慰外,相信也會為他們步入新階段而擔憂。事實上,子女面對新的學習環境、日趨獨立的生活、社交圈子的改變、青春期生理及心理變化、自我形象的建立和與父母間的溝通等,都極需要家長瞭解、接納、關懷和鼓勵,好讓青少年能在一個安全、自信的環境下面對新的挑戰。下文就家長在為子女選擇合適的中學、協助子女適應中學生活、以及加強親子溝通方面提出一些建議。
I. 學習環境的適應
中學老師數目比小學多,教學方法各有不同,以致學生一時間難以適應。學習方式更有別於小學,要求學生自行製作筆記、小組習作和專題研究等,更要求學生主動學習,培養獨立的思考能力。 因此,作為父母,你可以嘗試﹕
(i)主動關心,瞭解孩子的學習生活,多與老師聯絡,瞭解孩子在校的情況。
(ii)與孩子共同訂定清晰可行的學習目標,使他們積極學習,增加求學的興趣。
(iii)按需要與校方商討給與功課調適,例如:減少抄寫工作、提供放大版工作紙、作業答案以畫圈表示等。
II. 上課時間的適應
中學一般採用循環週制度,學生要留意每天所上的課堂而帶相應的課本。學科數目增加,更需要較長的溫習時間。下課後,學生往往要參與課外活動,溫習時間相對減少。 作為父母,你可以嘗試﹕
(i)與孩子共同訂定每天做功課、溫習的時間,讓他們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ii)善用親子康樂活動,作為對孩子用功溫習的獎勵。
(iii)與孩子商議參與課外活動的數量,選擇其中較有興趣的一、兩項,以免活動太頻繁,影響學業。
(iv)鼓勵孩子定下工作計劃或時間表,預計做家課、溫習所需的時間,例如利用日誌、電腦手帳記錄各項活動的期限。至於艱深和複雜的部分,可留待孩子狀態較佳或有人教導時才處理。
III. 測驗考試的適應
由於不熟悉中學的考試形式,以致容易引起緊張和心理壓力。中學考試的計分法有別於小學,容易使孩子及家長因分數之驟減而增加無形的心理壓力。你可以嘗試﹕
(i)與校方商討孩子的學習情況,視乎需要及專業人士,如:心理學家、職業治療師等之建議,為孩子安排適切的考試調適。考試時加時、小休或利用電腦作答、讀卷等,對孩子也有一定幫助。
IV. 新社交圈子的適應
跟小學同學分開,孩子可能會感到失落;和中學同學建立新的友誼,更感無所適從。面對自己的讀寫困難,又不知是否應跟老師和同學交代,怕生誤會。在同儕中希望爭取認同及建立地位,亦有開始與異性交往。 就適應新社交圈子而言,你可以嘗試﹕
(i)鼓勵孩子結交朋友,但應讓其明白應有的交友之道,也應教導孩子要具備美德與品格,才能使自己成為別人的益友。
(ii)教導孩子交友之道貴乎坦誠,而且現今社會更接納各類有特殊障礙之人士,故可坦白與老師及友好同學分享個人經歷,以增加彼此了解。
V. 提升學習技巧
組織力弱和容易遺忘都是孩子未能取得合理成績的主要原因。他們往往在測考前花了很多時間溫習,但卻取得很低的分數,甚至不及格。就此,你可以嘗試﹕
(i)教導孩子合適的學習技巧,如:五步學習法(SQ3R)、六何法、腦圖(Mind Map)、概念圖(Concept Map)等,作為協助記憶及理解學科內容的方法。
(ii)幫助孩子在複習的過程中使用多感官學習,以加深記憶。將多種感官,如:視覺、觸覺、聽覺、味覺、嗅覺與多種智力,如:語言智力、數學/邏輯智力、音樂智力、視覺/空間智力、行動智力、人際交流智力、及內在智力結合運用,會大大提高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的機率。
孩子在青春期面對急劇的心理和生理變化,加上學習壓力,容易發脾氣,甚或把心事藏在心裏。接觸新事物和新知識後,有些孩子認為父母思想落後,不願與他們傾談。孩子日漸長大,希望自主獨立,事事不跟父母商量,遇到問題時寧願與朋友傾訴。有些父母未能瞭解孩子的思想、行為及心理需要,不易接納他們。面對讀寫障礙的情況,孩子更難三言兩語交代自己在學業、社交上遇到的問題。就此,你可以嘗試﹕
(i)每天設法安排時間與孩子閒話家常,對於他們所提出的話題,表示興趣,耐心聆聽。
(ii)鼓勵孩子說出他們的感受。當意見有衝突時,避免強迫他們接受自己的觀點,亦避免為了急於改正孩子而打斷他們的說話。
(iii)盡量尊重孩子,把他們當作成年人看待,在適當的範疇內多讓子女作決定,培養他們的獨立能力。
(iv)主動接觸和認識新事物,避免與孩子的思想與需要脫節。
作為父母,大多有望子成龍的心願,務求給予孩子最理想的環境和支援,培育孩子成材。對於讀障孩子來說,選擇一所合適的中學更為重要。沒有人會比家長更明白自己孩子的能力、需要、興趣、強項和弱點。不少事例均證明若孩子的特殊教育需要能夠得到適切輔導及支援,他們都能順利適應校園的生活,並能發揮潛能。
I. 考慮中學選校
在為孩子選擇合適的學校時,你可以嘗試﹕
(i)向小學的學生輔導人員或教師,徵詢有關選擇中學的意見。
(ii)透過「中學概覽」了解個別中學在支援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政策和措施。
(iii)選擇發展方針較為支援讀障學童的學校,例如:樂於為讀障學生安排功課及測考調適、以多感官教學法資訊科技等策略支援教學、為學生提供適切的課外輔導班及定期為學生進行學習評估、為學生提供多元才能訓練等。
(iv)在知悉派位結果時,主動接觸所屬中學,向他們講述孩子的學習情況, 並在辦理入學註冊手續時,將小學交給子弟作轉交資料及中一入學前香港學科測驗的特別安排的表格交給中學, 以便中學及早作出適當的安排。
II. 入學後的甄別及轉介
全港所有中學均可利用「香港中學生中文讀寫能力測驗」或「中學生語能甄別問卷(教師用)初稿」等工具,來及早識別和輔導有學習困難的中學生。家長可與學校商討,決定應否轉介予專家作進一步評估及擬定跟進支援計劃。一般情況下,公營學校都可轉介疑似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到教育局的專責組別或透過中學支援計劃/加強言語治療津貼等,接受教育心理評估服務、言語評估或聽力測驗。
資料來源:
教育局:【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家長篇】
教育局:【跨越障礙:如何輔導有讀寫困難的中學生】